很难想像,ChatGPT问世至今才快满1岁。自2022年底上线,短短2个月时间,ChatGPT就达到月活跃用户1亿的成就,成为有史以来最快达成此里程碑的应用。硅谷知名创投a16z,9月发布了一份分析报告,依据截至2023年6月的网站与App每月造访数,制作出了一张全球月流量前50大生成式AI产品排行榜。
不过a16z在报告中特别提到一个前提,虽然目前大多数消费者使用的生成式AI(GenAI)工具,仍以网站优先,但行动应用程序的使用量也持续攀升,因此他们综合了网站流量与App使用量数据来做出排名。然而,此份清单的限制就在于,纯应用程序以及在Discord服务器中所发生的网络活动,皆不计入此统计内,也就是说,这是一份简单粗暴的排行榜,而非精密统计的详尽排名,但我们仍可通过榜单,大致理解全球生成式AI工具的类别趋势。
尽管a16z强调上榜应用的代表性并不完整,但作为一般用户,这份榜单还是很吸引人,不少工具也是先前没有使用过的。因此,本篇除了整理a16z报告的趋势观点外,也从榜单中试用了几款应用程序。
LLM助理强势霸榜、「帮助者」群聊窜红
那么先来看看这份报告。首先,ChatGPT无庸置疑遥遥领先,估计目前每月造访数为16亿次,每月用户数为2亿(统计截至2023年6月),ChatGPT成为了全球造访量排名第24的网站,且光是ChatGPT的流量就占了前50大生成式AI产品总量的60%!而与ChatGPT同属大型语言模型(LLM)助理类别的应用,还有Google的Bard、Quora的Poe,在前5名中就占据了3个位置,此类别总流量则占榜单68.7%。
虽然LLM助理占据了近7成的流量,但「陪伴型AI」、「内容生成工具」2类应用也快速成长中。
如榜单排名第2的CharacterAI,即是一个陪伴型AI平台,站上提供数百名已设置好角色的虚拟人物,如马斯克(马斯克)、爱因斯坦(Einstein)等名人,又或是洛基、钢铁人东尼史塔克、超级玛利欧等电影或游戏角色等。它的用途广泛,除了休闲娱乐外,特别在「帮助者(Helpers)」的角色类别里,有各种结合不同专业领域的人物,如图书馆员、心理师、英文老师等,可作为知识学习、健身指导、面试教战、心理疗愈等用途,且近期增加支持中文外,最新发布的版本更提供订阅用户打开「群聊」功能,用户除了以往一对一的聊天,现在也可以拉喜欢的角色一起到群组中对话。
而在占据前50大应用总流量9.7%的「内容生成工具」类里,除了最大宗的图像生成占据此类别流量的41%外,其次还有写作工具占26%、视频生成占8%。图像生成类工具如榜单上第8名的Midjourney,已在台湾广为人知,另外第12名的Leonardo AI,虽然知名度还未如Midjourney,却也是近期相当受瞩目的一套免费AI绘图工具,除了图片品质与生成速度方面皆在水准之上,通过该平台所生成的图片,也可无条件运用在商业用途。此外,操作门槛相对友善,除了给予指令(prompt)外,还可套用现成的模型来进行算图,或上传图片来生成新图,即使想不到有哪些提词可用,它也可以帮你产生,通过这些辅助,更容易绘制出符合用户心中所想的成品。
冷门工具靠社群出圈,走向专精、碎片化
另外,从上面案例来看,也观察到热门AI工具有愈来愈专业化、碎片化的趋势。像是Leonardo AI,尽管与Midjourney同为绘图应用,但它的3D功能,更聚焦回应了游戏产业的需求。又如排行第5的QuillBot,几乎可以说是专为写作者而生的工具,除了能理解你的语义、修正文法外(顺带一提,这个基础功能还能拿来练英文写作),付费升级还能切换不同写作风格,包含正式书写、学术论文书写、创意写作、简化、扩写等,衷心期待它完整支持中文的的版本。
此份报告另一个令人眼睛一亮的观察点是这批AI工具所获得的流量,几乎是自主流量( organic),也就是说开发者没花一毛钱,大量用户就自动涌入平台注册使用!这在消费级应用市场逐渐杀成红海的此时,相当不容易。
事实上,大部分App厂商,都面临需要斤斤计较获客成本与客户终身价值的处境,但ChatGPT横空出世,以及随之而来百花齐放的应用,吸引了高度的关注。尤其讨论度最高、最热门的应用,借由X(前身为推特)、Reddit、Discord及各种其他扩散管道,可获得大量免费的流量,通过口碑推荐达到自然有机的成长。
而且,消费者愿意为这些工具掏钱!根据App市场分析龙头data.ai(2022年以前名为App Annie)的报告,全球用户2022年在App商店的花费共1,670亿美元,相较前1年同期下降了2%,除了受到整体经济的影响外,也可以看到App市场竞争白热化。然而,在50大AI工具榜单中,已有 90% 的开发商开始赚钱,且几乎都是通过订阅模式来实现盈利。此外,榜单上的产品,每月订阅费用平均落在21美元(约新台币680元),年订方案费用则平均为252美元(约新台币8,150元)。相较其他消费级订阅产品,平均年订阅费用低于70美元(约新台币2,270元),月订费用平均10美元(约新台币325元),又或者,用更亲切的比较基准——Netflix的月订方案,在台湾最高为每月新台币390元,1年下来也才新台币4,680元,可以说,这些AI工具的出现,不只提高消费者掏钱的意愿,也解锁了新的付费水准。
应用聚焦桌机大本营,App爆发指日可待
就使用平台来说,虽然目前主力仍在桌机,但行动应用后市可期。截至目前,多数工具包含ChatGPT,皆以桌机浏览器应用优先,甚至ChatGPT也花了6个月时间才推出App版。
此现象跟榜单上50家公司多属于小型开发团队有关。事实上,上榜的50家公司,只有 5 家是现有大型科技企业的产品或被它们收购,像是科技巨头Google的Bard、问答网站Quora的Poe、教育科技网站Course Hero的QuillBot、图库网站123RF的Pixlr和微软(Microsoft)的Clipchamp,且剩余45家当中,更有48%没有外部资金,靠团队自力更生。
当人力、资金等资源有限时,这些人工智能小公司比起将心力分散到网页、iOS与Android等不同版本上,更倾向集中火力在能接触最广泛消费者群体的网页版。而实际上,榜单上同时拥有网页版与App版的15家公司中,几乎都是网页版流量远大于App版,甚至App版每月流量只占整体不到10%。
不过,榜单中仍有例外,像是AI自动去背工具PhotoRoom、前文有提及的聊天机器人Character.ai,以及文本转语音服务Speechify,行动应用程序的参与度高出网页版应用。有鉴于每位用户每天在手机花费的时间平均高于电脑36分钟,整体网络使用无疑是行动优先,因此尽管目前只有少数App流量高于电脑版,仍可预期接下来会有更多行动优先的生成式AI应用问世。
最后,分享3款试用后觉得不错的App。
第一是大量制图需求的好帮手PhotoRoom,除了前文提到的Character.ai、QuillBot外,也试着用用看PhotoRoom的手机版,优点在于操作简单好上手,且付费版除了可智能去背,还支持AI自动生成背景、批量处理,为不同平台制作相应的尺寸,包括社群媒体及虾皮、momo等电商平台,同时能套用品牌视觉,如商标、标准字、标准色及字体等,大量简化人工视觉处理的繁复步骤。
第二是VEED.IO,一款视频小白也能用的在线视频编辑工具,剪辑时需要将视频上传到服务器上,基本的视频剪辑工具都有,也提供模板、滤境、转场、音频、字幕等功能。除了能手动输入字幕和合并字幕档外,还内置 AI 自动辨识技术,能自动添加字幕、翻译视频、转录音频档、增加视觉效果等。包括文本、图像元素,有丰富的风格、素材可选择,是一款零基础也能操作的视频编辑器。
第3个Copy.ai是一款AI写作工具,目的是希望帮助用户快速生成高品质的文本内容。通过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和深度学习模型,它可以生成各种不同风格、主题、格式的内容,例如广告文案、产品描述、博客文章、社群贴文等等。特色是在生成内容时,会引导你选择不同情境、不同语气,使用起来很直觉。基本上丢出一个问题或简单几个论点,它可以帮你集成延伸成一整篇文章,且支持繁体中文,并强调可以帮助用户生成符合SEO(搜索引擎优化)的文章。
AI工具市场快速变化,这次a16z的流量Top 50排行榜,虽强调供用户探索趋势而非详尽排名,但榜单上仍有不少工具值得挖掘,不过目前各平台的免费版大多只能浅尝,真要能完整协助如视频制作、文案产出等,基本上都要进入付费模式才能提供用户更完整的协助。
责任编辑:苏柔玮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图片、文章)翻译/转载自国内外资讯/自媒体平台。文中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或其它,请联系 admin@eiefun.com,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