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绿色基金/Flickr)
人工智能在模仿人类创造者方面正在迅速变得更好。生成式人工智能现在可以令人信服地进行对话、创作艺术、制作电影,甚至自学如何复制电脑游戏。
但正如中国科学院和以色列赖克曼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警告的那样,人工智能也可能无意中模仿了现代人类的另一个不太高尚的特征:破坏环境。
在生成型人工智能系统(包括 ChatGPT 等聊天机器人和其他内容创建系统)的迅速普及的推动下,到本十年末,我们可能会产生 120 万至 500 万公吨的额外电子垃圾。
这项新研究特别关注大型语言模型(LLM),这是一种可以解释和生成人类语言并执行相关任务的人工智能程序。
经过大量文本数据集的训练,法学硕士可以识别语言规则和模式背后的统计关系,并将其应用于生成类似的内容,从而实现回答问题、生成图像或编写文本等不可思议的能力。
然而,除了诸多好处之外,生成式人工智能还给社会提出了一系列哲学和实际问题——从担心人工智能抢走我们的工作,到担心它被人类滥用、欺骗我们,甚至变得自我意识和叛逆。 。
正如这项新研究所强调的那样,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开始对该技术预计间接产生的大量额外电子垃圾发出警报。
生成式人工智能依赖于快速的技术改进,包括硬件基础设施和芯片。他们指出,跟上技术发展步伐所需的升级可能会加剧现有的电子废物问题,具体取决于废物减少措施的实施情况。
该研究的作者写道:“法学硕士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来进行训练和推理,这需要大量的计算硬件和基础设施。” “这种必要性引发了关键的可持续性问题,包括与这些运营相关的能源消耗和碳足迹。”
研究人员指出,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模型的能源使用和相关碳排放上,而很少关注模型生命周期中涉及的物理材料,或模型留下的电子设备废物流。
在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资源管理专家王鹏的带领下,该研究的作者对 2020 年至 2030 年间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产生的电子垃圾数量进行了预测。
研究人员设想了四种场景,每种场景都有不同程度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的生产和使用,从积极的、广泛使用的场景到保守的、更受限制的场景。
在更激进的情景下,2023 年至 2030 年间,生成式人工智能产生的电子垃圾总量可能会增长高达 500 万吨,到 2020 年底,每年的电子垃圾可能达到 250 万吨。这或多或少相当于地球上每个人都丢弃智能手机。
高使用率情景还预测,人工智能的额外电子垃圾将包括 150 万吨印刷电路板和 50 万吨电池,其中可能含有铅、汞和Chrome等有害物质。
就在去年,人工智能技术中废弃的电子产品仅有 2600 吨。考虑到到 2030 年,一般技术产生的电子垃圾总量预计将增加约三分之一,达到高达 8200 万吨,很明显,人工智能正在加剧本已严重的问题。
通过研究这些不同的场景,彭和他的同事们注意到一个重要的观点: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一定要强加如此过多的电子垃圾负担。
研究人员指出,国际能源署和许多科技公司倡导循环经济战略来解决电子垃圾问题。
根据这项新研究,最有效的策略是延长寿命和模型重用,这需要延长现有基础设施的寿命并在再制造过程中重用关键材料和模块。
研究人员报告称,实施此类循环经济战略可以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产生的电子垃圾负担减少高达 86%。
该研究发表在《自然计算科学》上。
版权声明
本文为本站原创内容,转载需注明文章来源(https://www.eiefun.com),另:文中部分素材可能会引用自其他平台,如有侵权或其它,请联系 admin@eiefun.com,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