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前言
2024年5月30日,北京连发《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两份文件。
7月18日,为了响应国家关于发展人工智能的战略部署,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联合制定并正式印发实施 《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 》 (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立足首都功能定位,依托北京市大模型创新资源和产业基础,坚持政府引导、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开放合作的原则从标杆应用、示范应用、商业应用等三个维度推动人工智能应用,构建大模型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景图。
北京此次出台的《行动计划》提出要率先建设AI原生城市,推动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应用高地。作为全国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领先城市,北京出台的这份方案突出加快人工智能的应用落地,围绕机器人、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领域打造标杆应用,力争于 2025年年底形成 100个优秀的行业大模型产品和1000个行业成功案例。目录
1 前言
(一)行动计划提出背景与发展目标
提出背景:国家和北京人工智能政策驱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发展目标:5+10+n,率先建设AI原生城市!
1. 突出示范引领 2. 突出快速迭代 3. 突出共建共享
5大领域标杆应用
10个示范性应用项目:引领全国
一批商业化应用
2 结语
建设联合研发平台
保障措施
3 来源
01
行动计划提出背景与发展目标
0 1 提出背景: 国家和北京人工智能政策驱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深入落实国家“ 人工智能+ ”战略行动
贯彻实施 《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 等文件精神
第一份文件指出,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的工作目标为:“到2025年,本市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基础理论研究取得突破,原始创新成果影响力不断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基本实现自主可控,其中部分技术与应用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持续提升,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 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深度赋能实体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创新要素高效配置,创新生态更加活跃开放,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
第二份文件指出,为了推动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实现创新引领和理性健康发展,要采取提升算力资源统筹供给能力、提升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能力、系统构建大模型等通用人工智能技术体系、推动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场景应用和探索营造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五大措施。
在既有的政策基础上,《行动计划》更突出大模型的应用落地,也就是对千行百业的赋能,从标杆应用、示范应用、商业应用等三个维度谋划推动人工智能应用,构建大模型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景图。
抓住人工智能大模型(以下简称大模型)技术革新机遇,以应用反哺大模型技术迭代,带动产业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02 发展目标:5+10+n,率先建设AI原生城市! 2025年底,通过实施 5个对标全球领先水平的标杆型应用工程 、组织 10个引领全国的示范性应用项目 、推广一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商业化应用成果,力争形成3-5个先进可用、自主可控的基础大模型产品 、 100个优秀的行业大模型产品和 1000个行业成功案例。率先建设 AI原生城市,推动本市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应用高地。
02
行动计划三个“突出” 人工智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行动计划》的发布,旨在贯彻国家“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培育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加速大模型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深度融合、互促共进、迭代发展,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助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林剑华介绍,《行动计划》在制定过程中,重点考虑三个“突出”—— 0 1 突出示范引领对标国际领先,通过主动组织,选取资源要素丰富、基础相对成熟、发展潜力较大、带动效果显著的重点领域,充分依托市场机制,形成算力、数据、模型、应用融合发展闭环,着力打造若干标杆示范应用,进而凝练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以点带面赋能千行百业,率先探索“人工智能+”有效路径。02 突出快递迭代充分适应当前大模型技术快速演进的特点,既抓基础模型的快速迭代,又推进应用场景的快速迭代。《行动计划》的实施周期为2024年至2025年,加快推动应用落地的同时,随着基础模型智能水平的不断提升,应用模式和路径也将快速迭代拓展,后续还将不断总结,接续完善相关支持举措。03 突出共建共享
构建主管部门、属地、行业用户、模型企业等多方联动机制,围绕行业需求,汇聚一批高质量行业数据集,促进数据开放共享,打破数据孤岛,高效匹配算力资源,强化用户互动,不断提升模型泛化能力和可解释性,形成高效的行业解决方案,打造大模型行业应用创新生态。
03
行动计划三大应用:标杆应用、示范应用和商业应用 0 1 5大领域标杆应用在标杆应用方面,依托首都优势行业资源和科技研发能力,围绕机器人、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综合型、标杆性重大工程,促进大模型核心理论与技术突破,增强人工智能工程化能力,提高重点行业的科技水平和服务质量,构建跨行业、跨领域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形成大模型行业应用新生态。
人工智能+机器人: 搭建具身智能应用试验场,验证物流仓储、生产制造、家庭服务、医疗护理、科研探索等场景下具身智能机器人性能,持续提升具身智能的智能水平。
人工智能+教育: 重点汇聚北京市优质教学案例、讲义素材、施教方法等教学知识,培育跨学科、跨学段的教育大模型平台,平衡班级制授课和个性化学习,为教师减负提效。
人工智能+医疗: 构建医疗监管机制创新、医院与医生科研成果收益均衡、医院信息系统智能化升级三者合一的“北京医生” 医疗大模型平台,并推动互联网医院向人工智能医院升级。
人工智能+文化: “人工智能+文化”将汇聚文学作品、历史建筑、文化遗迹、景点信息等优质文旅数据,支撑文化大模型服务平台,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个性化、高效且便捷的文旅服务。
人工智能+交通: 基于大模型生成道路、车辆、人流、天气等仿真数据,加快自动驾驶仿真训练,优化车路云网一体化技术路线,建设智能、高效、安全的城市交通网络。
02 10个示范性应用项目:引领全国在示范性应用方面,围绕科研探索、政务服务、工业智能、金融管理、空间计算、数字营销、司法服务、广电传媒、便利保障、内容安全等 10个行业典型细分领域,支持市级行业主管部门、相关区、行业应用企业与大模型企业联动结对,重点培育一批示范性行业应用,突破场景落地共性难点,探索标准化、可复制、可推广的大模型行业应用落地路径,完善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建设,培育具有首都城市特色的行业模型。
科研探索: 探索 AI for Science大模型助力科研新模式。在基础学科领域,探索研发一批分学科的数据库和智能体,助力科研机构提高科研能力。
政务服务: 推进大模型技术做好政务办公助手。立足公共服务海量基础数据,构建开放式城市大模型服务平台,打造智慧城市大脑,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工业智能: 通过大模型自然语言处理、数据分析处理、深度学习等能力,基于海量工业数据深度挖掘潜在规律,重塑工业产品研发生产流程和方式,探索新型工业化发展范式。
金融管理: 优化信贷工具,研发金融合规大模型助手,探索大模型辅助生成信贷调查报告和授信审查报告。
空间计算: 构建区域级大模型,利用其计算推理能力,在产业园区、商圈展会及城市系列公共区域开展先行先试,形成成套智能体系,助力城市精细化治理和规划。
数字营销: 研发大模型数字人交互知识库及工具,培育更自然的营销体验。升级大模型个性化推荐系统,构建营销广告、文案大模型创作工具。优化营销员工培训流程,基于AIGC搭建虚拟仿真培训场景。
司法服务: 建设司法大模型,集成智能化的法律法规检索、法律咨询服务、法律风险评估、法律知识管理、司法数据分析等工具,推动司法仲裁和法律服务现代化智能化进程。
广电传媒: 利用大模型创作能力,集成文本创作、视频生成、影视特效处理等功能,加速AIGC创作丰富内容,在影视领域形成一批新型工具和创新成果,丰富影视作品创意,提高创作效率和质量。
电力保障: 建设大模型电力管理与规划平台,实现大模型在电力智能巡检、电力优化调度、故障诊断维护等场景应用以及夏季高峰用电分析及缺口预警、绿电使用评估、电力网络及设备规划等功能。
内容安全: 搭建内容安全大模型平台,强化技术治网能力,利用大模型加强对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多模态内容的识别精度,自动高效处理超大规模内容审核业务,大幅降低人工成本,帮助平台企业提高安全合规能力,筑牢网络安全屏障。
03 一批商业化应用商业化应用则从小切口场景入手,围绕行业热点和社会关切,充分发挥大模型技术革新对行业应用的赋能作用。依托行业企业,培育一批大模型商业化应用。面向教育、医疗、文化等行业细分应用场景,支持大模型企业、系统集成服务商、行业用户等开展API调用、云端模型调优,模型私有化部署以及智能体、智能助手等大模型应用研发。鼓励大模型企业与设备厂商结对攻关,围绕电脑、手机、家电、汽车等新硬件终端,开发嵌入式大模型组件及智能系统。
04
结语 0 1 建设联合研发平台同时,《行动计划》还提出需要布局建设一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联合研发平台,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和高质量数据、 开放行业场景需求、 建设联合研发环境,吸引汇聚优势创新团队,共同推动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及产业落地。02 保障措施此外,《行动计划》还围绕算力、数据、算法、资金、平台、人才等应用发展核心要素及关键环节重点问题,提出6方面的保障措施,同时,加大安全保障,确保大模型应用合规、安全可信。由于当前大模型技术快速演进的特点,同时推进基础模型的快速迭代以及应用场景的快速迭代至关重要。《行动计划》的提出,正是考虑到要加快应用落地,同时随着基础模型智能水平的不断提升,应用模式和路径也要快速迭代拓展,后续还将不断总结,接续完善相关支持举措,对于《行动计划》中明确的标杆示范应用场景择优予以一定比例支持,通过动态储备、滚动实施的方式,谋划一批、成熟一批、实施一批,以更加多元丰富的场景建设推动本市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应用。
版权声明
本文为本站原创内容,转载需注明文章来源(https://www.eiefun.com),另:文中部分素材可能会引用自其他平台,如有侵权或其它,请联系 admin@eiefun.com,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